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,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;常规检查与不定期督查“组合拳”对医院全面“体检”;聚焦群众就医“急难愁盼”,提升“接诉即办”服务水平;精细化管理助力市属医院治理……自2019年成立以来,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(以下简称“医管中心”)不断夯实党的领导和建设根基,中心党委肩负强党兴党政治责任,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市属医院高质量发展。
强化党建引领 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
“组合拳”出击对医院全面“体检”
为健全“第一议题”等集体学习制度和抓实中心组学习,医管中心党委打造“医管大讲堂”“医管清风讲堂”和干部学院党性教育品牌项目。为建立健全巡听旁听机制,深入市属医院领导班子和党支部巡听旁听、检查指导,推动基层学习提质增效;深入挖掘市属医院红色基因,推动形成“老少携手讲党史”“医管青年大讲堂”等特色项目。
为持续强化市属医院领导体制机制,按照“行业+特色”模式推进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落地生根、提质增效;探索建立“党支部建在学科上”的设置模式,建立上下贯通的组织体系;开展基层党建规范化建设专项行动,启动市属医院“三力”提升工程和优秀党支部创建活动,推动基层党建水平整体提升。同时,以“改善服务见行动”等活动为载体,持续开展市属医院党建调研课题及“好党课”“好党日”等项目申报评选,产生一批成效突出的创新经验。
为持续打造有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,市属医院不断加强干部政治训练、把关和监督意识,不断优化医院班子结构。同时,加大市属医院领导人员选配力度,注重实绩实干,打破“论资排辈”,提拔在深化医改、疫情防控、脱贫攻坚、冬奥保障等重大任务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干部,不断提升班子整体功能。
为持续推动主体责任与监督责任贯通联动,修订完善主体责任清单,制定中心权力清单、责任清单、负面清单、防控措施清单,加强对重点人员、重要岗位、重点领域监督管理。同时,加强对市属医院“一把手”和领导班子的监督,推动主体责任、第一责任人责任和“一岗双责”落地落细。
此外,通过紧盯关键问题、权力运行关键环节和正反典型教育,推进“三不”机制建设;通过定期开展警示教育,发挥“医管清风讲堂”平台作用,从廉政大讲堂、清风讲堂、廉政微课堂三个层面持续推动系统廉洁文化建设;加强纪检干部队伍建设,开展全面从严治党(党建)工作考核、党建专项绩效考核、日常监督检查、专项治理,利用常规检查和不定期督查的组合拳,对市属医院进行全面“体检”。
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
科技创新助力构建医学科创体系
面对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,强化公益属性,引领医院转变管理模式,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,创新驱动市属医院高质量发展。
为持续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,坚持改革与改善同步。以责任管控体系保障首都医药分开、医耗联动综合改革、国家药品和耗材集中采购等改革工作平稳进行。同时,构建便民惠民常态化服务机制,推出74项改善医疗服务举措,出台328项创新举措;推进智慧医院建设,患者平均候诊时间缩短25.8%,检查等待时间缩短67.5%;创新推出知名专家团队、专病专症门诊,无痛分娩,远程探视,互联网线上诊疗等医疗服务模式举措,患者满意度持续提升。
“接诉即办”小杠杆撬动医院治理大变革,解决群众就医“急难愁盼”。对相关工作定期分析研判、通报约谈、调度部署,完善“党委领导、党政同责、齐抓共管、部门协作”体系,建立党建引领工作机制,组织各医院围绕群众投诉高频问题制定任务清单,积极开展主动治理和未诉先办。
为提升医院创新能力和发挥集团优势,具有北京特色的“学科-科研-人才-成果”四位一体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应运而生。“使命、登峰、青苗”人才培养计划落地实施,推进各医院在专业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培养,为45岁以下的中青年人才搭建科研平台“培育计划”,面向35岁以下的青年职工开展“创新梦工场”建设,充分发挥人才带动作用。
在合作交流方面,开展人才培养、医学研究、交叉学科建设等领域合作,推进临床、基础研究深度融合。同时,整合优势学科,建立儿科、消化内科学科协同发展中心,创新“中心-牵头单位-成员单位”横向协作模式。为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操作环节落地实施“最后一百米”,以重点项目转化为载体,近三年新立项科研项目数量增长42%,授权发明专利增长263%,签约科技成果转化数量增长184%,转化金额增长3倍。
为促进市属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,构建绩效考核评价体系,并将“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”进行一院一策编制。在市属医院财务风险管控方面,发挥集团化优势统筹医院采购计划,开展耗材和试剂集中议价,2019年至今,医用胶片、留置针、输液器等共节约资金3亿余元。
近年来,为提升医疗机构同质化、精细化管理水平,基于医院管理实践,医管中心先后起草6项北京市地方标准规范,聚焦应急救治、处方评价、用药指导、保洁服务、节水等方面,为构建首都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贡献力量。(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党委)